职场上有些道理都是辞职的时候才明白的
职场上有些道理都是辞职的时候才明白的
对于职场人来说,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看懂一个公司的格局呢?也许你会说是在进公司之前,毕竟如果在进公司之前没有看到公司的大格局的话,或许也不会轻易的入职;也许你会说是在工作的时候,毕竟当你真正接触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之后,才会对一个公司是否有格局看的更清楚,但说句很现实的话,真正能够让你看懂一个公司的格局的最佳时期,就是当你提出辞职的时候,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南京人才网小编告诉你职场上有哪些道理都是辞职的时候才会明白,在离职过程中稍微有些麻烦就会影响你下一步的求职,很现实!
职场上有些道理都是辞职的时候才明白的
1、领导挽留改变离职员工离职时,领导挽留是最常见的事,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提出离职,请一定不要随意改变你的决定。当提出离职之后,实际已经是向这个群体说再见,而在领导心里,你也不再是值得信任的人。但有时为了避免人员突然离职对工作产生影响,领导会用各种好话留住你你,甚至不惜示弱打苦情牌。如果你以为领导是关键时刻真情流露,那就太天真了。那只不过是有的领导用的权宜之计,等找到替代人选,再架空你或把你边缘化,这时你就被动了。
有一朋友就是在领导挽留攻势下,拒绝了一份很有吸引力的OFFER留了下来。但两个月后,领导就新招了一名和他平级的员工,并将一些重要的项目交由新员工负责,他逐渐被架空。一年后,即使新找到的工作不是特别满意,也只能选择离开,再呆下去,他在市场上的议价权真是彻底失去了。
2、辞职宣泄
辞职,对于个人与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件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最好能够低调处理。但总有个别人却偏要利用最后的机会发泄心中的不满,大肆批评或网上发贴倾诉苦水,就是为了出一口气。而这种冲动的结果往往是求职不顺利,或是离职过程中流程办理不顺,或是被行业内的人事圈子列入黑名单,或是在以后背景调查时给自己树立了敌人。
导致离职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里受了委屈,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离职时不要对公司或领导大加指责,用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但都知道是套路的理由比较好,比如想休息一段时间,想找离家近点的工作,想去进修等等。这样好聚好散,后续离职交接、开离职证明等也会比较顺利,也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成熟、有职业素养的人。
3、高调口快泄露天机,好好的offer飞了
离职前不要在同事中高调宣扬,最好是低调处理,要道别宴什么的都等到把所有离职手续办妥后再说,特别是不要给领导或同事透露自己拿到的offer,太高调容易被人釜底抽薪。在这方面网友夏先生有惨痛的教训。初到一家公司入职,直属上司横竖看他不顺眼,总鸡蛋里面挑骨头。在和甲方项目合作的过程中,对方对其颇为欣赏,经常让他帮忙写其他项目的方案。后来对方集团成立新公司,邀请他加入,人事和总经理两面后,发了offer,就等着办好离职做了体检入职。
提出辞职申请后,提了离职申请,领导欣然答应,顺口问夏先生是不是找好了下家。看领导这么痛快,他也没好意思藏着掖着,就直接说了。“很好很好,恭喜你”。夏先生开始愉快地准备交接文档,但两天后,收到对方公司人事的电话:“不好意思啊,我们这边编制有变化,你找找其他的工作机会吧。”当时就傻了,再追问,人事透露是前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直接给他们总经理打了电话,指责他挖自己的员工。
后来才知道,领导转身就去找了招其入职的主管副总裁,副总裁再让总裁给对方老总打电话。就这样,他是吃了哑巴亏,没有升职没有加薪,只能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乖乖留下。这还不算,如果是被弄掉了offer,领导再继续让其办离职手续,那真是后悔100次都来不及。
在职场上,不论什么样的情境和场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都能让自己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真正的成熟。在辞职过程中,你有过什么样的经验和体会?
上一条:
职场新人初入职场应该怎么做?
下一条:
职业规划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