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就业前弄清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差异?
作者:南京人才网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21-02-05 浏览

如何在就业前弄清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差异?

现在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经走上岗位,有的还在忙于找工作。记者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对试用期和见习期并不了解,有的甚至觉得没什么不一样。业内人士表示,试用期和见习期区别很大,毕业生最好在上岗前弄清两者区别,不至于让自己落入法律陷阱,更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天南京人才网小编就整理一些关于试用期和见习期的资料给小伙伴们,以便求职小伙伴在求职面试工作中少走弯路。

如何在就业前弄清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差异?


试用期

  所谓“试用期”,又可称适应期或考察期,受劳动法保护,特指在劳动合同履行初期,合同双方具有一定选择权的期限。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单位若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在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支付劳动报酬、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毕业生要注意,“试用期”不是“廉价期”,更不是“白用期”!试用期工资的三个“不低于”:依照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按照三个“不低于”来约定,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见习期
首先,它与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的“试用期”不同,它并不是一个法律层面的概念。

  见习期一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的框架下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实际上从性质上看,见习期也是一种试用期,只不过它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试用期”。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见习期制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与试用期共同存在。这样就出现了有些用人单位(如实行劳动合同制的事业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一年的见习期,有些单位则直接与毕业生约定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过后即作为正式员工。还有一些单位,既规定了见习期,又规定了试用期,并且把试用期作为见习期的一部分。

  见习期与干部身份有关。
毕业派遣后的大学生见习期满1年,转正定级后,可以获得真正的干部身份。只有有派遣证的毕业生才有资格见习,因为派遣证是干部身份的标志(资格证明)。